連結已複製

想入手潛水電腦錶?Garmin Descent G2 新手實測+功能拆解一次看懂

對剛開始學自由潛水的新手來說,裝備永遠是一道充滿問號的選擇題。該從哪裡開始?哪些是必備、哪些能租借?而潛水電腦錶,更是其中一個讓人既期待又猶豫的品項。這次有機會實際體驗 Garmin Descent G2,讓我第一次帶著潛水電腦錶走進青年游泳池,開啟泳池平潛訓練模式。在學習過程中,我不只感受到這支錶有多專業,也意外發現它其實比想像中更貼近生活。這篇文章會以一個學潛者的視角出發,整理 Garmin Descent G2 的特色亮點、實測體驗,以及和上一代 G1 的差異,希望對同樣正在找第一支潛水錶的你,能有一些參考價值。

 

初學者的第一支電腦錶,值得嗎?

在還沒戴上這支錶之前,我對潛水電腦錶的印象就是「專業、貴、好像是進階選手才需要的」。但實際開始上 AIDA2 課程後,我發現學習自由潛水其實非常仰賴身體感知的建立,而這種感知有時候是模糊的、記憶是片段的。如果有一支能夠幫你記錄每次下潛數據的錶,不只是為了安全,更像是一種陪伴學習的工具。

Garmin Descent G2 就是我接觸到的第一支潛水電腦錶。從外型來看,它的錶面不會太大,女生戴也不會太突兀,AMOLED 螢幕滿漂亮的,在泳池或陽光下都清楚可讀。

介面邏輯相對直覺,第一次操作就能快速上手,雖然功能豐富但不會太複雜,這點對新手來說算是很友善。

 

泳池平潛實測,數據與提醒帶來的安心感

我實測的是 G2 的「泳池動態平潛訓練」。這個模式可以很詳細的設計自己的訓練菜單,例如訓練項目是 DYN 還是 STA、組數、一趟要游多少距離、中間休息時間,甚至能夠細部調整到組間休息時間設定為遞減,根據你設定的條件,顯示即時的潛水時間與距離,採取震動提醒協助你掌握節奏。對於還在練習如何放鬆、調整呼吸與下潛姿態的我來說,這個功能真的非常有幫助。

那天在青年游泳池,教練帶著我試著用 G2 做幾趟平潛訓練,過程中有震動提示可以讓我更專注在調息、踢腿,感受身體的協調性,不用再分心去看手錶,也不會因為怕漏按碼錶而緊張。這種穩定感,是我過去靠自己數秒數、估距離時得不到的。

 

日常功能超出預期,並不只是潛水錶

原本我以為這支錶「下水才會戴」,沒想到後來我竟然天天戴著。因為它內建 GPS、心率、血氧、壓力追蹤、睡眠品質分析,甚至可以接收手機通知、智慧支付。日常生活中我用它記步、監測壓力指數,還有跑步訓練的紀錄等等,就是我的隨身助理。

操作上也不需要太多學習門檻,錶面可以自訂介面資訊,讓我把想看的數值放在主畫面上,滿方便的。對還在「練習跟身體變熟」這個階段的我來說,有這些追蹤功能就像是一種加分的觀察工具。

 

G2 vs G1,有哪些實際差異?

如果你也有研究過 Garmin 的電腦錶系列,可能會注意到 G1(尤其是 G1 Solar )和 G2 在外觀上就很不同。以下整理幾個實際差異點給你參考:

簡單來說,比起 G1,G2 更接近「你可以戴出門的潛水夥伴」。兩者定價落差 G1 Solar NT$19,990,G2 約 NT$22,990,選擇上會回到你對於「日常穿戴」與「功能整合」的需求程度。

▲最左為 G1 黑白螢幕只能透過按鍵操控,中間及最右為 G2 AMOLED 彩色螢幕,支援觸控及按鍵操作

 

價格不低,但也不是遙不可及的選擇

我完全知道剛學潛水時看到這支錶的定價會猶豫。但說實話,在真正下水練習之後,我更能理解電腦錶存在的價值——它讓你更了解自己,也在某種程度上守護你的界線。尤其對初學者來說,光是震動提醒、資料同步記錄這幾個功能,就足以改變你對訓練過程的掌握程度。

當然,它不是必要品,也不是一開始就非買不可,但如果你有預算、也想讓學習過程更有系統一點,我會說 G2 是一個「進入潛水生活」很有感的開端。

 

Garmin Descent G2 這支錶適合誰?

◆ 正在學自由潛水,想提升訓練紀律與安全感的人

◆ 想記錄身體狀態、建立數據軌跡的學習型潛水者

◆ 喜歡戶外活動,希望一支錶同時能記錄運動與日常的使用者

它不是最低價的選擇,但它的確提供了很多新手沒想過、但用了就回不去的功能。比起說它是電腦錶,我更覺得它是「一支陪你練習的生活手錶」。

如果你也正在為第一支潛水錶猶豫,或許可以把這支 G2 放進你的比較清單裡,好好評估一下,它能不能陪你走過下水前的猶豫、和下水後的每一次成長。

 


哪裡買?

三井3C/ 三創生活2F / (02)2392-9038

珊編

Outdoor 的草食系獅子,從電視新聞跨足編輯,喜歡講究不將就,運用科技替生活質感加分。

留言回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