連結已複製

不帶單眼也能拍出電影感!Xiaomi 15 Ultra 吉隆坡旅拍實測心得

珊編 2025-05-05

這趟吉隆坡兩天一夜的旅程,我做了個實驗——只帶一支手機,不帶單眼,也沒有額外鏡頭。拍攝任務全交給 Xiaomi 15 Ultra。過去旅行,因為太想記錄下所見所聞的寶貴回憶,所以很常是一機兩鏡的裝備,但缺點就是每天出門都大包小包,或是到一個地點沒有好好享受、體驗當下,反而都在思考要用哪顆鏡頭、光圈、快門、白平衡怎麼調和呈現才是最好的,這才讓我決定一切從簡!來一次「一機旅拍」的實戰挑戰。

回到產品本身,Xiaomi 15 Ultra 採用 Snapdragon® 8 Elite 旗艦處理器,搭載台積電 3nm 製程,擁有 2 顆最高 4.32GHz 的 Prime 核心與 6 顆最高 3.53GHz 的高效能核心,配備 Adreno™ GPU 與 Qualcomm AI 引擎,處理速度與能效表現都屬旗艦級水準。而影像系統部分,這代搭載了徠卡 VARIO-SUMMILUX 鏡頭組,涵蓋了 14–100mm 的四焦段,從超廣角到長焦一應俱全。

四顆鏡頭分別是:14mm 超廣角鏡頭(5000 萬畫素、f/2.2、1.28μm 四合一畫素、115° 視角)、23mm 主鏡頭(5000 萬畫素、LYT-900 感光元件、1 吋、f/1.63、OIS)、70mm 中焦鏡頭(5000 萬畫素、f/1.8、1.4μm 四合一畫素、OIS),以及 100mm 潛望長焦鏡頭(2 億畫素、f/2.6、2.24μm、OIS)。這樣的硬體組合讓 Xiaomi 15 Ultra 是真正實現「一機旅拍」的手機。

除了硬體本身,Xiaomi 15 Ultra 的色彩還原延續了徠卡影像風格,提供「Leica Authentic」與「Leica Vibrant」兩種調性,加上專業級夜景演算法與 RAW 檔支援,對創作者來說是台能玩也能出片的全能手機。

 

黑風洞長焦實測:堆疊感與壓縮構圖的完美展現

第一站來到馬來西亞最具代表性的地標之一——黑風洞。這裡不只是宗教聖地,更是一個色彩與視覺層次非常豐富的場景。長長的彩色階梯、飛舞的鴿子、以及不斷流動的人群,正是測試長焦鏡頭構圖與動態捕捉能力的最佳場景。

我選用 Xiaomi 15 Ultra 的 100mm 超長焦鏡頭進行拍攝,這顆鏡頭擁有 2 億畫素、f/2.6 大光圈與 OIS 光學防手震,搭配 1/1.4 吋感光元件,即使是遠距拍攝也能保持畫面銳利與色彩層次。

透過長焦的壓縮感,我讓整個階梯像海報一樣層層堆疊,不但保留了色彩的飽和,也突出了場景的故事性。

尤其在遠處拍攝飛起的鴿子時,畫面張力十足,讓我有種用手機完成電影分鏡的錯覺。

 

鬼仔巷人像小測試:自然色調與輕鬆構圖的日常感

接下來我們來到吉隆坡著名的街頭藝術區——鬼仔巷。這裡不只有豐富的塗鴉牆,還有很生活化的街景與人群,非常適合人像與街拍的實測。我在這裡使用了 Xiaomi 15 Ultra 的 23mm 與 70mm 鏡頭,測試它在人像構圖與色彩還原上的實力。

最讓我驚喜的是它對膚色的自然處理。在高彩度背景之下,人物不會被吃掉,反而更顯主體感。色溫準確,白平衡非常穩,讓我不用後期拉色就能得到舒服的成片效果。背景虛化也並非那種太過明顯的演算法模糊,是很自然地景深感。就連朋友平常不太喜歡上鏡,也覺得這台手機拍起來比她自己用的自拍相機還好看。

鬼仔巷還有一個戶外的階梯空間,我請朋友從樓上探出身體、扶著欄杆,我則站在下方用 100mm 長焦構圖拍攝。那一刻陽光從側上方灑下,落在她的髮絲與襯衫皺摺上,光影細節美得剛剛好。透過長焦鏡頭的壓縮感,整個畫面背景與欄杆線條都被收束進來,既乾淨又立體,是那種拍完立刻驚呼「我超愛這張!」的照片。

 

咖啡廳場景測試:可調式景深讓構圖更自由

除了街拍與地標實測,我也把場景拉進了咖啡廳這種光線複雜的室內空間。這時候 Xiaomi 15 Ultra 的 46mm 與 70mm 焦段就非常好用,尤其是它支援的可調式景深,在室內拍攝時能自由控制主體與背景的關係。

內建的徠卡色彩模式讓咖啡廳裡偏暖的光線不會過度偏色,照片看起來既有氣氛也不失真。而手機內建的人像美肌也不是那種過度平滑的效果,反而是剛好去除雜訊與暗沉,保留原生肌膚質感。這種「即拍即用」的設定,對於不想修片、卻又在意畫面品質的旅拍者來說,真的非常友善。

 

廣角城市風景:穩定度與張力兼具

最後我來說說最讓我滿意的一組畫面——用 14mm 超廣角鏡頭拍城市風景。吉隆坡這種高樓密集的城市,用手機拍攝時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透視變形與構圖不穩,但 Xiaomi 15 Ultra 的超廣角給我很大的自由。5000 萬畫素、ƒ/2.2 大光圈搭配 EIS 電子防手震,就算我是在街頭邊走邊拍,畫面依然穩定且線條清晰。

夜拍部分,雙子星大樓完全是壓軸級驚喜。我用 14mm 廣角低角度仰拍,讓建築視覺直接衝破畫面,還原那種震撼感;接著也換上 100mm 長焦,捕捉建築細節與燈光交織的立體感。這讓我更確定——Xiaomi 15 Ultra 不只白天拍得穩,夜景也完全能打,從超廣到長焦都撐得起大場面。

我也特別用 100mm 長焦重新構圖,將建築細節拉近壓縮,不只保留建築的立體輪廓,還能捕捉光線打在外牆與玻璃窗的層次感。從廣角拉到長焦,視覺呈現像是由全景電影切入城市特寫,畫面完全不輸單眼,讓我實打實感受到這支手機的構圖自由度與影像完成度。同時,這顆鏡頭還支援 5 公分超微距,讓我在同一顆鏡頭上,從城市遠景拍到細節特寫,創作彈性非常大。

 

這支手機適合誰?適合喜歡直接出圖不加修飾的人

這趟旅程讓我重新認識了手機攝影的可能性。Xiaomi 15 Ultra 並不是單純強調拍得好看,它在多焦段切換的邏輯、畫質與色彩控制上的「穩定性」,才是最吸引我的地方。透過與徠卡合作實力堅強的影像系統,不需要過多的思考與修飾,可以回歸攝影的基礎邏輯:先構圖、再取光、然後自然出片。

如果你是那種希望旅途中留下好照片、又不想背全副武裝出門的人,這支手機確實值得考慮。

 


哪裡買?

小米之家 專賣店 / 三創生活2F / (02)2341-3738

珊編

Outdoor 的草食系獅子,從電視新聞跨足編輯,喜歡講究不將就,運用科技替生活質感加分。

留言回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