連結已複製

2025 最值得入手的輕薄旗艦?一篇看懂 Galaxy S25 Edge 的優勢與關鍵功能

珊編 2025-05-13

三星最新發布 Galaxy S 旗艦系列新生力軍 Galaxy S25 Edge,實機一上手,真的讓我驚呼,也太輕了吧!它的厚度只有 5.8mm,這不只是在 Galaxy 系列中破紀錄,綜觀目前整個旗艦手機市場,也幾乎沒對手。

 

設計第一印象:拿上手的那一刻就「輕」有感

Galaxy S25 Edge 重量只有 163g ,搭配鈦金屬邊框與圓潤邊角,不只薄,還握起來很舒服。不用裝手機殼都已經很有質感,正面搭載的螢幕是 6.7 吋 QHD+ Dynamic AMOLED 2X,支援 120Hz 自適應更新率,而且亮度跟對比度的調校比預期更優,視覺衝擊感很強。

螢幕使用新一代 Corning® Gorilla® Glass Ceramic 2,耐刮、顯色都有顯著提升。

 

性能關鍵點:超輕薄≠陽春機,實際是旗艦等級配置

別以為它只是做薄好看,Galaxy S25 Edge 直接搭載的是最新的 Snapdragon 8 Elite For Galaxy,這是高通針對 Galaxy 客製的旗艦晶片。不論是 AI 多工處理、拍攝、剪片,甚至開 Google Gemini Live 還能一邊運行其他 app,整體體驗流暢不卡頓。

散熱部分它用上了新設計的大面積 vapor chamber 散熱系統,雖然機身變薄,但效能發揮時的穩定性很不錯。記憶體與儲存也很到位,這次提供 12GB RAM+最高 512GB 儲存空間,開多個 app 或進行 AI 處理時表現穩定。

 

相機初體驗:2 億畫素主鏡頭

手機機身雖然輕薄,卻還是搭載了 2 億畫素的主鏡頭,現場實拍解析度非常細膩,特別是在低光場景下的亮度與細節都比前代更強。這得益於升級的感光元件與更大的像素尺寸,夜拍亮度提升約 40%。還有一顆 1200 萬畫素的超廣角鏡頭支援自動對焦,拍微距的時候可以拍出蠻細膩的紋理,對於常拍靜物或手作素材的使用者來說很加分。

 

Galaxy AI 全套進駐,提升使用效率

Galaxy AI 系列功能也沒少,包括我熟悉的「音訊橡皮擦」與「繪圖智慧助理」,都能應用在影片剪輯或創作中。而且這次跟 Google Gemini Live 的整合真的很前衛,能直接對著畫面進行即時語音對話,從翻譯到行程建議,都有 AI 幫忙搞定。

▲AI 即時視覺對話功能可辨識洗衣標籤

▲AI 即時視覺對話功能,可翻譯外語並給予點餐建議

現場體驗了 AI 即時視覺對話功能,包含穿搭建議、洗衣標籤判讀、外語菜單翻譯並給出點餐建議,非常口語的對談內容,可以快速獲得解答和建議,生活感好強!超喜歡!

此外,它還整合了 Now Brief 和 Now Bar 功能,會根據你每天的使用情境自動給出貼心提醒,像是通勤時顯示交通狀況、午休時推播簡報摘要,這讓手機不只是工具,更像是一位主動出擊的智慧助理。

 

話說回來,那些可能要留意的地方…

雖然這次 Galaxy S25 Edge 讓我對輕薄旗艦改觀,不過也有幾個實際使用上可能需要注意的點,提供給你參考:

電池容量相對小:

只有 3,900mAh,對於習慣全天重度使用、看影片或打遊戲的用戶來說,續航可能會成為觀察重點。

散熱雖有加強,但長時間高效能負載還需實測:

現場操作感覺不錯,但若是打原神、剪高畫質影片這類重度使用場景,還要等正式開箱深入測試後才知道會不會熱起來影響效能。

超薄設計+高階鏡頭模組,可能代表「鏡頭凸起」存在感強:

目前沒有裝殼看起來還好,但實際配殼之後會不會平衡失衡、或在桌面晃動,要等更多用戶實測心得出來。

 

S25 Edge 是今年最有態度的輕薄旗艦,但也值得更全面評估

Galaxy S25 Edge 把旗艦性能放進 5.8mm 的機身這件事,本身就是一種技術展示。它不是「為了輕薄而捨棄」,而是盡量不妥協。但也因為這樣的「平衡挑戰」,某些細節(如電池、發熱)會是我後續觀察的重點。

如果你平常通勤、辦公、喜歡拍照或需要 AI 助理幫你打理工作流程,那這支手機的確有吸引力。但如果你偏向超長續航、重度遊戲或需要更堅固防護,建議再評估看看是否符合需求。等我拿到正式版本,會做更完整的開箱影片與深度實測,到時候再來和大家分享更細節的感受。

 


哪裡買?


SAMSUNG 三星電子 / 三創生活1F / (02)2321-9001

珊編

Outdoor 的草食系獅子,從電視新聞跨足編輯,喜歡講究不將就,運用科技替生活質感加分。

留言回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