連結已複製

Everything「Matters」——去中心化的網路世界

你有使用過 YouTube 或 TikTok 嗎?你也是 Facebook 、 Instagram 或 Twitter 的用戶嗎?在這些網路平臺上,你可以發布影像、文字等內容,也可以對別人發布的內容進行按讚或愛心、留言等互動。因為具有社交功能,所以這些這些網站通常又被稱作社群平臺。當你使用社群平臺時,系統會根據個人的喜好來推薦內容給你,或是根據個人的搜尋紀錄推播個人化廣告,我們將這樣的功能稱作「演算法」。

社群平臺上的演算法,能讓使用者更容易接觸他們喜愛的事物,讓使用者願意繼續留在社群平臺。同時,演算法能針對使用者的喜好推播廣告,因此能替經營社群平臺的企業帶來商業效益。除了社群平臺,主打使用者個人體驗的網路服務,如 Google推出的個人化網路服務,讓每個人在搜尋同樣的詞彙時,會出現不同的結果。正因演算法替社群平臺、網路公司帶來獲利,並在商業上獲得巨大成功,成為網路企業中的科技巨擘。

而科技巨擘的成功都仰賴集中管理的伺服器,大量蒐集並儲存使用者的資料,讓企業可以分析使用者的網路行為。另外,當企業想要終止服務、改變服務的內容,或是進行任何會影響使用者權利的行為時,使用者們只能選擇配合業者或放棄使用該平臺。例如 Twitter 、 Facebook 會對使用者發布的不適當內容,包含色情、暴力、血腥等,進行審查、刪除或標示; YouTube 則會刪除這類內容或加上黃標,以降低影片觸擊率與取消廣告投放,造成影片創作者的損失。人們逐漸意識到,由科技巨擘提供服務所構成的網路世界,掌握了極高的主導權,可能會侵害人們的權益。

同時,許多長期關注社群平臺動向的專業人士認為,演算法為追求商業效益與推播熱門內容,已失去原來推薦個人化內容的目的,反而使得我們每個人頁面被相似的流行資訊洗版,很難接收到更多元或小眾的資訊;使用者可能為了博取目光,也會根據當下演算法推播的熱門內容去發布相關的貼文、影音,最終導致大家關注的議題越來越一致。基於以上因素,網路世界應該「去中心化」(Decentralization)的聲浪便逐漸加大。

網路世界去中心化的概念,就是希望網路世界不會有統一管理的中央實體,每個成員都可享有平等、自由、自治的權利,只是技術上一直難以完全實現。2008 年比特幣的問世,為大眾展示了去中心化的更多可能性。比特幣是最早的「加密貨幣」(crypto-currency),採用名為「區塊鏈」的網路儲存資料技術。區塊鏈技術會將資料儲存在各地方的節點上,這些節點可能是不同的電腦,而每個節點會互相串連並共享資料。這些節點不被統一的中央管理系統所管控,而是透過彼此互相比對資料,來確認資料是否有誤。一旦有人惡意駭進節點,試圖竄改資料,很快就會被其他節點發現資訊不對,而無法成功修改。因此,區塊鏈可以確保資料的正確性及可信度。

圖1:區塊鏈示意圖

區塊鏈技術不僅可使用在加密貨幣上,也被應用到網路世界裡的其他用途上。創立於 2018 年的 Matters.News,即採用類似區塊鏈的技術來儲存網站上的資料,意圖打造去中心化的社群網站。Matters.News 使用者發表的內容,會同時上傳到分散式儲存網絡裡,一旦上傳完成,內容將無法做任何更動。而 Matters 作為一間公司,也無法刪除、審查使用者發布的內容。

Matters 最初希望打造去中心化的網路平臺,是因為曾經擔任端傳媒總編輯的創辦人張潔平,也注意到了社群網站的困境。在一般透過演算法推播的社群平臺中,很容易誕生獲得大眾關注的意見領袖,而忽略優質、小眾的創作者,所以 Matters 希望透過賦予更多權力給用戶,鼓勵用戶創作及生產多元的內容。同時,Matters 顧慮到使用者的創作動力,推出「付費讚賞」的獎勵機制,讀者透過儲值購買加密貨幣 LikeCoin,便可支持喜歡的創作者。

然而,Matters 在採用去中心化方式經營網站上,面臨了不少挑戰,像是該如何排列網站首頁的推薦方式,其中一個標準是文章獲得讚賞的多寡,導致使用者仍會優先看到同一頁面的內容。此外,以區塊鏈為底層技術的 Matters ,在無法管理用戶資料的狀況下,該如何避免用戶發布不適當的內容,也是需思考的問題。  

去中心化的倡議者們所期待的目標,是整個網路世界所有的資料,都能用去中心化的方式儲存,以實現完全的公開透明、自由與公平。而不論是比特幣或是 Matters ,僅僅是實踐了一部分的去中心化理想。最終,理想的去中心化網路世界,不會僅靠單一技術得以實現,而是需要透過眾人良好的協作才有機會完善,以此實踐人們得以暢所欲言、有權利決定自己喜愛事物,以及平等呈現每件事物價值的多元網路生態。

 

本文內容及評量版權歸品學堂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所有,任何單位及個人未經許可,不得擅自轉載或翻印。

郭守正

三創生活園區董事長 永齡慈善教育基金會董事長

留言回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