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富家子弟們引頸期盼 Fujifilm X 系列最輕巧相機 X-M5,2024 年 9 月發布後,直至今日依舊搶手缺貨!承襲富士經典金屬質感加上復古風格的外觀設計,相較以往紮實的手感,輕巧的機身讓人非常意外!重量僅 355 克(含電池和記憶卡),無裝鏡頭的情況下手持輕輕鬆鬆很不富士啊,這對於喜歡隨身攜帶相機記錄的人來說真的減輕不少負擔。而這回最大的亮點全新短片模式,進軍 Vlog 相機,究竟表現如何?往下看重點整理。
讓人愛不釋手的軟片模擬
富士家族的文青血統在 X-M5 身上也是表露無遺,機身特別配置軟片模擬式轉盤,提供多達 20 種的濾鏡,包含 REALA ACE 和最受歡迎的 CC (經典正片),透過 2,610 萬畫素的背照式 X-Trans CMOS 4 感光元件和 X-Processor 5 高速影像處理引擎,展現舒服、細緻、多層次的光影書寫能力。
▲使用富士經典彩色負片軟片模擬效果
X-Processor 5 也具有 AI 主體偵測自動對焦功能,除了人臉和人眼的自動對焦追蹤和偵測功能外,包括動物、鳥類、汽車、摩托車、自行車、飛機、火車、昆蟲和無人機等主體,也可以做到更準確的追焦偵測,讓用戶能更專注於構圖。
X-M5 是一台可換鏡頭的 APS-C 相機,珊編去了一趟香港搭配 Sigma 18-55 mm 鏡頭,拍了上千張照片,其中最喜歡經典彩色負片低飽和的色調但對比度高的軟片模擬,可以成呈現出濃厚的復古港風,以下套用不同軟片模擬的實拍,提供大家參考。
為短片創作者量身打造
X-M5 這回主打 Vlog 錄影功能,這讓我非常意外,畢竟專攻拍照的富士突然強調起錄影功能?不過在現今社群制霸的時空下,跟上趨勢發展其實也是各品牌提升競爭力的重要策略。X-M5 支援 6.2K / 30p 4:2:2 10-bit 的機內錄製到 SD 卡,以及 4K / 60p 和1080 / 240p 的高畫質錄影,富士拿手的軟片模擬也可以直接套用到影片上,對於非專業影音創作者來說非常方便!
而全新的 9:16 短片模式,完全是專為社群媒體設計,將功能轉盤切換到 Vlog 模式後,螢幕上的 MENU 選單提供 15、30、60 秒垂直拍攝的長度,甚至開錄後還會倒數剩餘時間。
此外還提供了產品優先模式、背景虛化模式以及人像增強模式,當我將產品放到鏡頭前,焦點能快速切換,拍攝效率大大提升,畫面漂亮還能夠直出發上社群,非常討喜。
不過美中不足的是, X-M5 沒有觀景窗,而是配置了側翻式的旋轉螢幕,雖然有更多元的取景角度,還是讓非常多用戶覺得很可惜!但我必須說,身為入門機款、機身又做得如此小巧,這個價位大家這回就放過它吧。
Vlog 模式下操作介面非常直覺,所有功能包含錄影都可以直接從螢幕上點按,提升外出自拍的便利度,不過錄影時的防震表現還有非常大的進步空間,雖然提供了 OIS 及 DIS 功能,不過開啟防震後不僅畫面裁切範圍大,還有很嚴重的果凍感,強烈建議大家一定要搭配穩定器或是拍攝手柄使用。
X 系列相機首款搭載指向收音麥克風
既然定位為 Vlog 相機,收音系統也是重點功能,X-M5 是富士 X 系列中第一台配置了指向麥克風的相機,提供環繞聲、前置優先、後置優先及前後優先,珊編到環境聲音非常複雜的香港迪士尼樂園實拍,如果是手持自拍距離相機約一隻手臂的距離,收音都滿清晰的,超出這個範圍就會有點像溺水的聲音,不過指向麥克風真的是 Vlog 必備,可以提升音訊品質,更抓住觀眾的專注力。
電池續航要加油
X-M5 的電池續航表現中規中矩,拍攝靜態照片時可以支撐一整天的使用,但如果錄影或使用 Wi-Fi 傳輸檔案,我在香港不到半天就沒電了,電量超焦慮,強烈建議至少要多備兩顆電池。幸好它是 USB-C 的充電接口,可以在吃飯時間或交通過程接上行動電源補充電量。
人像旅拍超實用 Vlog 功能期待下次會更好
整體來說富士 X-M5 是一台結合美學與實用的相機,輕巧機身特別適合熱愛旅行、街拍和內容創作的用戶,能夠換鏡頭也提供影像創作者更多元的選擇。不得不說富士萬年不敗的軟片模擬模式真的很優秀,讓每一刻回憶增添質感。
不過 X-M5 在錄影防手震功能和低光對焦的穩定性,還是有非常大的進步空間。輕巧的設計也帶來了一些小問題,像是對於手大的使用者來說,握持感可能不那麼穩定,尤其在搭配較重的鏡頭時,機身重心容易偏移,需要額外小心。
如果你正在尋找一台可以陪伴你記錄生活的輕便相機,X-M5 絕對值得考慮,非常推薦給新手、喜歡平面攝影、想要直出出不修圖的朋友,而如果是想要一台可以拍攝 Vlog 相機的人,建議可以再等等看下一代在錄影防震及電量上是否有所升級囉。當然,在購買之前,不妨先試用看看,確認它是否能滿足你的需求。
哪裡買?
攝癮集 / 三創生活3F / 0809-093-300,分機102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