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睽違將近 4 年,Sony 推出新一代旗艦全片幅可交換鏡頭式數位相機 α1 II(型號 ILCE-1M2),搭載 Sony 最新 AI 處理元件、具備 5,010 萬畫素感光元件、高達 30fps AF/AE 連拍及抗變形快門等特點,也繼承了 α9 III 的創新技術,包括最長達 1 秒的預拍功能等等,集結索尼黑科技於一身,重量僅約 743 克輕量設計,提供專業用戶們更高效的攝影工具。
Sony Alpha 全片幅無反相機系列
如果你是攝影愛好者,想入門全片幅相機,可以從基礎全能的 α7 IV 或是輕便著稱的 α7C 系列開始,在各項的規格表現上能力平均,
再往上走專為職業用戶設計,主打高畫質的 α7R V 為代表,支援到 6,100 萬畫素搭配 10fps 的連拍。
如果你是追求高速度拍攝,α9 系列代表機種是去年剛上市的 α9 III,它被譽為劃時代的產品,搭載全域快門,可以做到 120fps 連拍,擁有 2,400 萬畫素。
α7S 則是偏向真正影像錄影工作者在使用,高 ISO 範圍擁有非常出色的低光表現,跟替專業用戶帶來更純淨的畫面表現。
而 α1 就是綜合這三大類型所有功能的旗艦機款,有非常好的畫素、非常快的連拍速度以及高彈性的 ISO 調整空間,繼 2021 年上市之後睽違將近4年時間,終於更新 α1 系列推出 α1 II,錄影規格也是當前 Sony 系列中第一台支援到 8K 錄影的數位相機。
高速快門 說是超音速相機不為過
全新的 α1 II 是一部集結高畫素、高速度和智慧對焦的 Sony 全新旗艦相機,可以做到每秒 30fps 的連拍,每張都是用 5,000 萬畫素規格在做紀錄,再搭配 120 次的自動曝光自動對焦運算,能夠精準捕捉所有拍攝對象,大幅提升拍攝成功率,跟 α1 相比在人眼辨識度的準確度提升 30%,動物眼提升 30% ,鳥眼辨識度也進步了 50% ,如果你是 α1 用戶在辨識速度上會感到明顯的進步。
這次 AI 設定還多了全新的自動選項,相機會優先去判斷畫面中的對象,再決定用哪一種方式去做目標辨識的對焦,但如此一來會犧牲掉一點反應時間,因為必須先讓相機去判斷畫面裡有什麼東西,才優先對焦到什麼目標上面。
▲AUTO 自動辨識模式,可進階選擇要自動辨識哪幾項,每項主體也可以調整靈敏度
這部分就看使用者本身,如果不用 AUTO 辨識,就要進到選單內選擇你主要辨識對焦的主體,當你要拍攝的畫面和環境是比較複雜多元的時候,AUTO 相對會是一個有效率的選項,新增這項功能提供用戶多一點不一樣的選擇。
▲若辨識到對焦主體會顯示綠框,辨識速度非常快
α1 II 同樣搭配高速混合式自動對焦系統,擁有 759 個相位式對焦點,覆蓋約 92% 的拍攝畫面,除此之外也搭載了 α9 III 相當受到青睞的預拍功能和連拍加速功能,提供 0.03 至 1 秒的預拍時間,非常適合拍攝沒有辦法預知動作的內容,比如說運動賽事、動物紀錄等等。
我在發表會現場親自體驗設定 0.5 秒的預拍時間,當舞者落地那一刻我才按下快門,回看畫面時我獲得 10 張落地前的抓拍,而且有拍到跳起來最漂亮的那瞬間!太方便了吧這個功能,好適合拿來記錄小 Baby 從爬行到學走,站起來跨出第一步的時刻。
▲α1 II 也提供高速閃燈同步拍攝,搭配 Sony 相機閃燈最高支援 1/400 秒快門速度
α1 II 也有連拍加速功能,因為在一般拍攝工作時,不會需要全程使用 30fps 甚至是 120fps 做連拍,對記憶卡本身是很大的負擔,後期挑片也是一大工程,有了連拍加速功能,使用者可用自身的經驗判斷,在什麼時候需要增加連拍的速度,捕捉到理想中的畫面。
透過 AI 演算畫質獲得顯著提升
α1 II 配置 5,010 萬畫素的感光元件,好處是有更多裁切二次創作的空間,當需要搶快拍攝沒機會思考構圖時,透過 5,000 萬畫素的彈性空間,可以在後期再構圖出心中理想的畫面。此外也提供 15 級動態範圍,AI 演算法針對畫質、白平衡、曝光穩定度及色彩重現進行優化,讓畫面表現擁有更精緻的細節。
α1 II 還配置了 8.5 級中央防震效果,是所有 Sony Alpha 系列中最高等級的防震效果(往下一級是 α9 III 的 8 級防震效果),另外也提供兩種合成 RAW 檔功能,除了像素偏移多重拍攝之外,新提供連續拍攝 4 到 32 張 RAW 檔透過電腦後製合成高畫質照片。
比起過去的像素偏移拍攝,可以更有效的消除照片的造點,獲得更細緻平順度的畫質,α1 II 同時擁有這兩種 RAW 連拍功能,讓使用者可以依照需求選擇當下拍攝的設定。
雖然不像 α7S III 或 FX3 是專門給專業錄影工作使用,但 α1 II 的錄影功能也超硬派,是少數 Sony 系列可以拍到 8K 的數位相機。支援錄影的即時辨識自動對焦,提供 Slog3 色彩科學、S-Cinetone、有 16 組自定義 Lut 輸入,也囊括了自動對焦輔助、呼吸補償、對焦圖以及自動取景功能。
比較特別的是 α1 II 也支援 Steady-Shot 積極模式,這個功能第一次出現是在 Sony ZV-E1 上,穩定效果是透過電子修正去做裁切,讓畫面看起來像是用穩定器拍出來的效果,但在電子修正的同時會犧牲掉廣角的範圍和畫質,不過當這項功能放到 α1 II 身上,因為具有 5,000 萬畫質的先天優勢,開啟動態積極穩定模式時,還是可以確保輸出高畫質的影片,同時可以獲得非常穩定的效果,因此上述幾項功能綜合起來,α1 II 也是一台非常全能的工作機。
達到行雲流水的拍攝境界
身為頂尖旗艦機,α1 II 把過去消費者反饋喜歡的功能和特點集結於一身,包含 3.2 吋、上掀與側翻式的四軸多角翻轉螢幕(第一次出現在 α7R5 上),使用最高階的 944 萬點 OLED 電子觀景窗,提供 60/120/240 fps 的可選更新率。手把設計則是跟 α9 III 一樣,對於專業攝影師來說,無論按快門或是手感操作性都會更加順暢,也配置雙卡槽、支援雙 CFexpress TYPEA ,提供更快的讀寫速度,可在檢視照片時,同時顯示兩張記憶卡的內容,方便檢視照片優化工作流程。
另外針對運動記者、新聞記者等行業,也支援高效的工作流程,支援 2.5GBASE-T 的纜線可以做 FTP 的傳輸,支援 20 組 IPTC 預設,多元 APP 以及語音備忘錄供使用,在分秒必爭的情況下也能行雲流水的完成所有工作!
全新配件 小兵立大功
跟著 α1 II 的發表,Sony 也推出兩個全新配件,其一是雙電池充電器 BC-ZD1,可以同時對兩組高容量的 Z 電池(NP-FZ100)進行充電,支援 USB 供電,充滿時間約 155 分鐘。
另外一個是全新的接目眼罩 FDA-EP21,特色是眼距比較深,使用相對親膚的材質,如果在某些特定環境之下,需要長時間使用觀景窗拍攝,FDA-EP21 可以有更好的遮光性,減少外界光線的影響,購買 α1 II 內會這兩種接目眼罩皆會附上。
Sony α1 II 可以用均衡、全能及旗艦這三個形容詞來定義,拍照和錄影雙主修,甚至各功能都是第一梯隊的表現,幾乎集結了所有 Sony 的最新技術(就只差沒有全域快門了),提供給專業用戶更多元的選擇。α1 II 將在 2024 年底 12 月 12 在台上市,官方單機身建議售價 189,980 元。
哪裡買?
Sony / 三創生活2F / (02)23413068